失智父臨終前彌留7天,女兒選擇不餵食也不插管伴父到最後,她不愧疚無遺憾,道盡最深體悟 - | 點知天下

happy 2023/03/26 檢舉 我要評論

人的生命總有盡頭,然而眼看著親人臥床時,總是讓人難以面對,

就連是否要插管治療讓失去意識的親人暫時續命,又或是拔管讓其就此自然離去,

都是項艱難的選擇,然而日前一位擁有護理背景的女兒,卻透露自己選擇不讓爸爸插管進食,

經過七天彌留之後最終父親撒手人寰,她也道出了自己最深的體悟...

根據《風傳媒》報導,周小姐擁有護理師背景,自從爸爸和婆婆接連失智之後,

由她一手操辦各項事務,並且親自照顧,在過程中她時常召開家庭會議,

討論各項措施,不但對于失智癥有更清楚的認知,也做好了總有一天將與親人道別的心理準備,

她曾聽婆婆說過,公公在離開前2週就開始停止進食,直到某日倒在廁所,

婆婆也沒有趕緊急救或將他送醫,就這樣讓他自然離去,因為婆婆深知自己的丈夫氣數已盡。

而在周小姐的婆婆離去前一陣子,她也和公公一樣開始不吃不喝,且並未表達任何不適,

于是周小姐選擇尊重婆婆的決定,也不強行採取任何醫療措施,僅僅只在一旁陪伴,

直到婆婆離開的那一刻,接著,則輪到了自己的父親,父親臨終時也同樣不吃不喝,

讓母親在旁看了非常著急:「怎麼能這樣?」

急著給父親插管餵食,然而周小姐看了之後卻搖頭苦嘆:「他真的不想吃。」

母親說什麼也不願相信周小姐說的話,仍然試圖將流質的食物送入父親口中,

直到食物全部從嘴角溢出,那一刻母親才終于明白,生命到了盡頭,

與其強行續命,不如讓他就此自在地離去,于是全家人達成了共識,

陪伴父親走完人生最後一段旅程,並在過程中給予家族成員信心與安慰,

最後父親也在彌留七天之後清爽的離開了,過程中沒有任何痛苦。

經過這幾次事件之後,周小姐表示,絕大多數家屬,在讓親人放棄治療時總會相當掙扎:

「這樣做是對的嗎?會不會因此讓家人失去了繼續生活的機會?」

但周小姐坦言,自己直到陪爸爸走到最後一刻時,心裡都未有任何遺憾,

因為所有人都明白,爸爸的身體各項機能全都接近停擺,倘若使用機器維生,

也回不到過往的狀態,只能形同空殼一般,也失去了生命的意義。

除此之外,周小姐更提到另一項深刻的體悟:「在患者臨終時,一直陪伴在身邊的照顧者,

往往比較容易放手;然而沒有協助照顧的人,總是捨不得放手。」

對此周小姐認為,紹了照顧與陪伴,便不能認清患者的處境以及身體狀態,

導致容易陷入「可能還有一絲希望」的錯覺,或是因為疏于照顧,

產生自責的情緒,從而希望還有補救的機會,但這樣做不但于事無補,還會讓患者吃上更多苦頭。

放手雖是逼不得已的選擇,然而為了家人著想,最後還是只能這麼做...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