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熱衷於消耗對方的耐心,熱衷於追尋更多新鮮感,
有時候回過頭來才追悔莫及原來自己曾經也擁有過珍貴的愛情。
很多時候,我們努力的去經營去付出,可能換來的卻是對方的不珍惜。我們掏心掏肺的方式,
甚至換不來對方的一個微笑。
婚姻中,我們到底該如何去經營呢?也許我們的一個讀者阿珍的情感經歷,能告訴你答案。
曾經有一位讀者這樣闡述她和前夫之間的關係。
她說:「我是一名家庭主婦,自認為一直很幸福,我不僅僅會將家裡所有的事處理的井井有條,
也從來不會給他帶來任何的煩惱。
在這段關係裡,我既充當他的妻子,又像母親一般的去呵護他,愛著他。
記得當年他剛創業的時候,我拿著母親給我的全部積蓄都給了他。
每次他在工作中遇到傷心事的時候,我也總是默默的陪伴著他,不管他在外應酬多晚,我也都會等著他,
可是他卻對我越來越冷漠。
後來他甚至會對我大吵大鬧,也會一連半個月不回家,每次都說出差了特別忙,其實是心早已走遠了。
我曾經問過他為什麼會這麼對我,他說是我的愛讓他窒息,換句話說他其實早已經不愛我了。」
在這段關係裡我們看到的是不對等,她永遠作為付出一方,對他熱情似火,但是對方卻並不領情。
女人在這段關係裡消耗著自己的熱情,男人卻想要離她越來越遠。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我們始終都認為,在[兩.性]關係中女人越是「無情」,男人反而越會愛你。
但是需要明白的是,這裡的「無情」,並非是指冷漠的態度和表達方式,而是一種恰當的距離,合理的愛人方式。
越是親密的關係,越容易引起刺蝟效應,尤其當你無限去貼近于一方的時候,其實是會無形中給對方造成壓力的。
舉個例子來說,兩隻刺蝟在天冷時彼此靠攏取暖,它們離的越近難免就會出現互相刺傷的現象,
只有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讓兩個人之間變得有溫度。
哲學上認為「意識反作用於物質,而又相對獨立。」
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也應當如此,強勢的一方,要懂得合理的去控制一方,但同時又要給對方一定的空間和時間。
而弱的一方則要學會依附于另一方,但是又需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只有這樣的關係才會是平衡的,
才會真正的走向永遠。
否則無論是哪一方過於投入,都會導致關係最終失衡,我們既是獨立的個體也要相互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