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心專注男人的成功勵志,職場乾貨。
我是圓圓,一個專注于成功勵志的文字輸出者。
山腰總是最擠的,你得去山頂看看,希望我的文字讓大家早些找到成功的路。
-------這是分割線-------
敢於打破常規的人有多厲害?
看完這位億萬富翁的故事,恍然大悟,這個故事也會告訴你: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敢於打破常規。
這位故事的主人公姓劉,我們就叫他劉先生吧。
劉先生是一家大型企業的老總,旗下分公司遍佈全國大中城市,身價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過億,是貨真價實的億萬富翁。
不過,劉先生的出身並不好,早年的生活也可以說是比較艱苦。
劉先生身上最大的優點,就是善於思考,對什麼事情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而且,敢於打破常規,常有脫俗之舉。
劉先生的父親畢業于某名牌大學中文系,但畢業之後,因為種種緣故卻回到了老家的鄉村教書,這一干就是37年,直到退休,工資由38.5元漲到515.7元。
劉先生的父親對自己的選擇自己的職業從來就沒有懷疑過更沒有後悔過,兢兢業業地教書育人,孜孜不倦地勤奮工作,沒有一絲抱怨。
退休後還經常到學校去,對分配來的教師提出寶貴的意見。
這是很多老一輩人的人生軌跡,我們有的只是尊重,且不作出其他的評價。
同樣,劉先生大學畢業之後,也進入一家學校教書。
父親對此很是支援,也希望他像自己那樣從事教育工作。
劉先生是個思考型的人,他認為學校幾十年不變的教育理念是不合時宜的,如果那樣填鴨式地教下去,將會把聰明的學生教傻,把笨學生教呆。
所以他總結出一套新的教育理念,施展新的教學手段,得到廣大同學的擁護。
然而,劉先生與眾不同的教育方法卻遭到校方和家長們的反對,學校把他視為不務正業的典型代表,家長也說他是貽誤孩子大好時光的罪魁禍首。
劉先生一直堅守他的教學理念,因為他認為它是對的,可是卻遭到各方的壓力包括他的父親堅決反對。
校方已經三令五申地告訴他,如果他再「執迷不悟」的話,就會剝奪他的教學的權利。
劉先生幹不下去了,也不想按著學校的要求教學生。經過思考,他選擇了辭職。
他認為,他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再從大學回到曾經就讀的中學教書,給他的感覺是從這個胡同鑽進那個胡同,天空也就有胡同頂那麼大。
如果他也像父親那樣,在一條胡同裡一直走下去,違心地邁著腳步,他真的不甘心。
社會這麼大,難道他就不能幹點別的嗎?
難道除了教書以外就不能做別的嗎?他不想重複他父親的生活軌道,他想打破常規。
為此,劉先生和父親發生了強烈的爭執。
一份正式工作,一個鐵飯碗,在那個年代,對於出身並不算好的人來說,那無疑是夢寐以求的。
然而劉先生卻不知道珍惜,還要放棄十年寒窗換來的穩定工作去陌生的城市打工,去「要飯」。
持有這樣的看法,所以,父親為他的選擇傷透了心,甚至氣得想與他斷絕了關係。
劉先生為自己的夢想,向父親磕了三個頭,毅然決然地放棄了之前他苦心經營的一切。
劉先生去了大連,經過一番考察,他沒有選擇高薪的辦公室工作,而是選擇了銷售行業,而且,是自己背著貨物走街串巷向人推銷。
劉先生因為敢於打破常規,所以並沒有按照別人的推銷模式推銷產品,而是新創一套,別人一件件地往外賣,他一箱箱地往外賣。
由於他頭腦靈活,在幾天內就升為領隊,三個月內升為銷售副經理,半年之後自己開出一家分公司,一年之後他的公司又開出六家子公司。
銷售事業最火的時候,劉先生又把把目光瞄準圖書發行、資訊、建材等領域。
十年以後,他由一窮二白的教書匠變成身價過億的老總。
談到自己的成功,劉先生淡淡地說,說到成功,我唯一要感謝我的大腦,是我大腦不斷地思考,讓我打破一切常規,對人生進行一次次的突破。
不敢打破常規的話,我不可能會放棄已經穩定好了的路,不放棄已經穩定好了的路,我就不會有現在的收穫。
--------這是分割線-------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希望圓圓的文章對您有幫助。
努力只能及格,拼命才會優秀。
更多的文章請您繼續關注「LOVE心」,期待您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