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心一個讓你找到婚姻真諦的地方。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在這座城裡希望你能找到情感的寄託。
-------這是分割線-------
01
在傳統的觀念裡,女人就應該在家裡做家務,男人就應該出門去賺錢。
男主外,女主內,似乎成了不成文的規定。
尤其是在農村,男人出門去賺錢了,女人在家裡管著孩子和老人,還要管好家裡的菜園子和廚房。
這樣的生活模式,應該比較常見。
不會做飯的女人,似乎是被人看不起的女人,走到任何地方,都會遭人嫌棄。
尤其是女人結婚之後,公公婆婆遇到不會做飯的媳婦,真的是「難堪」,因此帶來的矛盾,也會很多。
女人,到底是學會做飯好,還是不做飯好?並沒有標準的答案,但是女人不做飯,往往命好,有福氣。
02
不會做飯的女人,被婆家嫌棄,這樣是事例也不少。
我的表妹阿珠,在打工的時候,認識了一個湖北小夥子,兩個人扯了結婚證之後,再回婆家辦結婚宴。
在結婚之前,阿珠不認識公公婆婆,對他們的事情也知之甚少。
結婚之後,阿珠懷孕了,決定留在婆家住,等孩子出生之後,再和丈夫外出打工。
阿珠從小就不會做飯,父母把她當成了公主一樣慣著。
父母很忙的時候,都是安排阿珠的姐姐做飯。
阿珠告訴婆婆:「我從小就不會做飯,以後也不會學做飯。」
婆婆立馬就瞪大了眼睛:「一個女人,不會做飯,成何體統?難不成,以後要我來伺候你?你是什麼想法?」
雖然婆婆很不高興,但是阿珠還是沒有主動去學習做飯。
阿珠心想,不就是和婆婆一起住一兩年,等孩子到了上幼稚園的年紀,就各過各的,互不相干。
阿珠在婆家住了一年,天天被婆婆嘮叨,實在受不了了,就抱著孩子回了娘家。
阿珠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在家鄉縣城買一套房子,以後就是逢年過節去婆家「做客」,平時的話,大不了不來往了。
很多女人,一邊被公公婆婆嫌棄,一邊堅持不做飯。
後來,只能是分家,要麼就是公公婆婆忍住脾氣,在家裡做飯。
03
不會做飯的女人,活得更加輕鬆,也更有個性。
作為年輕人,學會做飯,似乎已經不是「必備的技能」,不會做飯,不等於沒有飯吃,不等於要請保姆做飯。
隨著時代的發展,吃飯的方式越來越豐富,不會做飯的人,可以點外賣,也可以去餐廳吃飯。
去年九月份,縣裡組織了一次相親活動,我們單位很多單身青年參加了。
一對年輕人見面的時候,女人開口就說:「我不會做飯,你能接受嗎?」
男人馬上就說:「我也不會做飯啊,大不了一起吃外賣。」
還有一對年輕人是交談的時候,女人說:「我不會做飯,以後也不會學做飯。」
男人說:「沒有任何關係,我的廚藝很好,我以後做飯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