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經濟逐漸成為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重要限制因素。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富人與窮人之間就像隔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以前有人覺得學校可以將不同階層的孩子聚在一起,並在他們之中建立平等的關係。
但是隨著教育資源的不均衡,不同經濟實力、不同地區的孩子,所受到的教育品質也不盡相同。
如今有許多人認為:越是有錢的人,越不喜歡和窮人打交道。
儘管這句話聽上去過於誇張,但是它確實反映出當代窮人與富人之間的巨大差距。
有些窮人,非常小氣,斤斤計較。
心窮的人,很喜歡占小便宜,一點虧都不能吃,錙銖必較,格局非常小。
這種「窮人」看待任何事情都很片面,並且永遠只看得到眼前,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工作事業,他都很難會混的出色。
如果是朋友聚會,他從來不會買單,遇到買單的時候,要麼找藉口走掉。這樣的人,時間久了,沒有人願意和他打交道。
貧窮不是過錯,錯的是你讓自己越活越小氣。心窮的人,做什麼都是非常小氣,就算去一趟菜市場,還要各種各樣的「討價還價」。
日本首富系完山郎有句名言:「不與窮人交朋友。」
這個窮還真不是指的沒錢,而是指,「窮」得理所當然的人。越是有錢的人,越不願意和窮人打交道,原因就在這。
有些窮人,其實是「心窮」
王勃在《滕王閣序》裡說: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一個人無論做什麼都對自己沒有信心,那麼他做任何事都會變得畏畏縮縮。
而一個人心靈富足的人,在坦然接受愛的同時,也能在歷經艱辛之後,錘煉出有魄力、有擔當的內心。
《我不是藥神》中有一句臺詞:窮人是治不完的,真正造成自己感受貧窮的境況,是因為你心裡的「貧窮」。
一個人沒有財富,只是短暫的窮,若是沒有上進心,得過且過地混日子,會窮一輩子。
只有努力上進,才會有更好的開始,而「心窮」的人安於現狀,不願走出舒適區。
生活的貧困並不可怕,只要內心富有,貧困往往能成為激發人們上進的動力。而如果心窮了,人生就沒什麼希望了。
因為當你心窮時,志氣和改變的勇氣都跟著消失了。越是有錢的人,越不喜歡和窮人打交道,就是怕他們影響自己。
寄語:做人,千萬不能心窮了。
王爾德曾說:
「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才知道的確如此。」
人活著不能沒有錢,沒有錢的生活,真的很難熬。成年人的世界,沒有錢,就沒有了生活的底氣。
但是人生再窮,也別心窮,心窮毀一輩子。為何真正的有錢人,都不願意和窮人打交道,原因就在這。
既然窮了,我們也不能再在其它方面不如別人。有的人窮了,就喪失了鬥志,可越是這樣自暴自棄,你就越是翻不了身。
人窮,只不過是一時的,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翻身。但是,心窮了,那可是要毀三代的。因為心窮的人,從心裡就徹底放棄了自己。
假如你身邊也有這樣的人,請記得一定要遠離。避免讓他的負能量感染你,讓你漸漸變得鬥志全無。